【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 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譴責中央行政缺失 全力支持光復鄉親集體國賠】

記者賴榮偉/花蓮報導
花蓮光復的馬太鞍溪堰塞湖,自七月豪雨形成以來,無疑成為了當地居民心頭的一根刺。堰塞湖壩體高度高達兩百公尺,蓄水容量達兩億立方公尺,使得潰決風險極高。隨著時間推移,該風險愈發明顯,立法院於八月十三日對中央政府發出明確要求,強調應儘速整建、嚴防潰壩。然而,面對如此重大威脅,行政院卻一再拖延,農業部僅流於監測與警示,而經濟部水利署卻在九月仍未對河堤與防洪設施進行必要補強。最終,這種怠忽職守的結果在九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的颱風豪雨中爆發,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市區洪水氾濫,隨之而來的災難讓多人丟命,逾六百居民撤離,房屋、農田、設施毀損殆盡,舉國震驚。

這次的悲劇不僅是天災,更是人禍的集中展示。當中央政府明知風險卻選擇不作為時,地方居民便成為了無辜的受害者。他們承受著來自政府的不作為所帶來的無妄之災,生命安全、財產權益遭受到嚴重侵犯。根據《國家賠償法》的明文規定,公務員若因故意或過失違法而致人民生命財產受損,國家應負賠償責任。顯然,這起事件涉及中央政府重大疏失,責任不容推諉。

中國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對民進黨中央政府表示嚴正譴責,要求行政院立即承擔責任,應輔導災民依法提出國賠申請,給予合理的補償,責任不得再推託。事實上,農業部作為主管山坡地保育與水土保持的機關,在堰塞湖形成後明知潰壩風險卻仍不採取有效措施;經濟部水利署在掌握危險訊息後,也並未及時提高光復鄉的河堤。

這種延誤與怠慢,最終導致了災難的發生,弱化了防災意識。當此次災難降臨,成千上萬的居民遭受重創,他們的生活被迫中斷,生理及心理上都遭受到了極大的考驗。罹難者的家屬失去至親,倖存者要面對重建生活的巨大挑戰,這一切都凝聚了人民深深的悲痛與無奈。

對於每一位受害者而言,《國家賠償法》保障了他們追索死亡補償、醫療費用、財產損失以及精神慰撫金的權利。法院實務常將政府在災難面前的怠慢視為國家應負責任的情境,死亡賠償金額範圍普遍在五百萬至一千萬元之間,而精神慰撫金則必須考量事件規模及政府過失的程度。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誠摯表示,將全力支援光復鄉的居民集體提出國賠申請,並協助蒐集證據,提供法律輔導,以確保災民獲得合理賠償。他們強調行政院必須立即展開國賠協議程式,針對房屋重建、農地復耕、農機裝置補償、搬遷安置費用及精神慰撫,提出具體可行方案。

更為重要的是,該黨團強調,若行政院繼續迴避責任,甚至縱容網軍以不實言論抹黑災民的正當訴求,他們將不排除號召鄉親走上街頭,要求民眾共同見證中央政府的過失。民進黨政府若再推諉卸責,人民將對其信任大打折扣,這對於政府的公信力無疑是一大打擊。

此次事件的教訓不僅僅是對個別公務員失職的批判,更是對整個防災體系的深刻反思。國家賠償制度不是施捨,而是人民依法應得的權利。若中央政府不願承擔責任,實質上是在再次踐踏人民的尊嚴,這樣的後果無疑是每一位公民所不願見到的。

光復的鄉親們並不是二等國民,他們的權益必須受到尊重與保障。人民需要的不僅是空洞的慰問,而是真正能改變現狀的實質補償,以及為未來提供的合理安全保障。中國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將持續站在災民一側,堅定為受害居民發聲,直至中央政府承認責任,啟動國賠協議,還給光復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