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榮偉/花蓮報導
花蓮縣吉安國中在客家教案設計上展現出色表現,以「原客一家親」為主題,成功突破了傳統的教案設計框架,榮獲客家委員會113學年度「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優良課程教學方案中的全國國中組唯一「特優獎」。此獎項不僅展現了吉安國中在本土語言教育方面的創新突破,也為花蓮的客家文化教育樹立了新的標竿。

自五年前開始,吉安國中積極配合客委會推動客語教學政策,將「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實施至今,成為宜花東地區唯一連續五年落實該計畫的學校。在這一過程中,教案的撰寫被視為最具挑戰的任務之一。今年的遴選活動中,全國共計有45所學校透過初審,最終僅有8所獲得「特優」的榮譽,而吉安國中則是國中組唯一的獲獎學校,這一成就實屬難能可貴。該校不僅贏得了獎金10萬元、獎座及獎狀,更以專業及認真的執行力為校爭光,讓客家教育的推廣更具說服力。
校長留啟民在頒獎典禮上表示,這一切成果的取得,來自於對文化傳承的使命感。他感謝參與此次計畫的遊淑梅老師及黃懷萱主任,並強調團隊的共同努力是成功的關鍵。黃主任指出,吉安國中每學期透過集體討論及社群共備,設計出多樣化的課程,讓學生在學習客家語言的同時,更能貼近客家文化的生活脈絡,真正地融入並理解這片土地的精神與歷史。

然而,教案撰寫對許多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項繁重且具壓力的挑戰。游淑梅老師指出,成功的客家教案設計需要對課綱素養指標非常清晰,且能兼顧課程架構、教學活動、學習成效及文化內涵的有機結合。此次獲得全國特優獎,不僅是對吉安國中本土語教學成果的高度肯定,也是對全體教學者長期努力的獎賞。
在設計課程的過程中,吉安國中注重萌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他們在校園內每年舉辦的文化活動中,透過主題式活動與實地考察,讓學生親自體驗客家文化的美好,深化對於客家語言的認識與使用。學生們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僅學會了語言,還能夠感受到文化的脈動,真正實現了知識的傳承。
本次特優獎的獲得,對於吉安國中來說並不是終點,而是新一階段的開始。校方表示未來將繼續透過不斷的創新與探索,持續推進客家文化教育的課程發展。他們希望能夠將這一成功經驗分享給更多學校,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本土語言的教學與文化的傳承。
吉安國中的成功不僅是對自身努力的肯定,更是對社會大眾重視本土文化教育的一次喚醒。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儲存與傳承在地文化,無疑是每一位教育者應該肩負的責任。吉安國中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對客家文化的堅持與熱愛,未來勢必會為更多學校樹立榜樣,持續在客家語言與文化的傳承上發光發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