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永續行動進行式!花蓮縣三大環境教育場域響應SDGs14打造環境學習新地標,敬邀全民走訪共學

記者賴榮偉/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長期致力於推動環境教育,迄今輔導完成認證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共計12處,涵蓋自然保育、社區參與、文化保存、能源轉型、循環經濟及海洋教育等多元主題,持續擴大環境學習觸角,深化民眾對環境議題的認識與實踐。花蓮縣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海洋生態與資源豐富多樣,孕育出許多特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類型多元且主題豐富,推動海洋教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共有三處,分別為花蓮港環境教育園區、和平工業區專用港生態教室及洄遊吧食魚體驗館,各自以特色課程與永續理念,引領民眾認識海洋、珍惜生態。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擁有全台灣最長的海岸線,海洋不僅是自然資源,更是花蓮文化、產業與居民生活的重要根基,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善待這片湛藍家園,花蓮也將持續深化環境教育內涵,提升社會對海洋資源永續利用的理解與支持,攜手邁向更具韌性的永續未來。誠摯邀請全國民眾走訪花蓮,親身感受人與海洋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活樣貌,也呼籲大家使用環保用具,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讓每個人都能盡一己之力,落實SDGs指標:14「保護海洋生態」,善待我們的海洋家園,共同守護花蓮的海洋環境,永續海洋資源。

環保局表示,透過三處海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期望在培養全民海洋環境意識之餘,更能推動人與海洋和諧共生的永續生活模式。花蓮港環境教育園區是臺灣四大國際商港之一,肩負商業運輸功能外,園區內整合了花蓮港的文史資源、港口水撲滿、港口特殊業務、綠色港口及淨零綠生活等五大特質,課程內容將引領民眾一覽東部唯一的國際商港的面貌;而和平工業區專用港,不僅整合港區之環境管理與環境監測,因長期維持港口生態環境,造就港口內共有160種珊瑚繁衍族群的最佳生物景觀,並通過歐盟海港組織的「生態港」及「綠色港口」認證;洄遊吧食魚體驗館則聚焦永續漁法與食魚教育,透過永續海鮮推動海洋循環經濟,扎根海洋教育,深化民眾對海洋資源的認識與實踐永續海洋為核心。這三處環境教育設施不僅是花蓮縣推動海洋教育的實踐場域,更是體現地方特色與國際永續趨勢接軌的典範,從產業、教育、文化出發,致力於推動全民的海洋保育意識與實踐行動,也是花蓮推動綠色旅遊及環境永續的重要據點。

如需參加環境教育場域課程,詳情可參閱「花蓮縣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主題手冊」,或至花蓮環保迪士尼網站(http://www.disneyhlepb.com.tw) 下載相關資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