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新聞中心報導
大陸官媒近日針對臺灣總統賴清德就職一週年發表的講話及接受媒體採訪一事,發表嚴厲評論,指責賴清德在兩岸政策上採取「兩面手法」,所謂「對等尊嚴」願與大陸對話交流的表態是「偽和平」掩蓋其真實對抗行徑。評論指出,賴清德執政以來堅持「臺獨」與「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的錯誤路線,導致臺海局勢持續緊張。
大陸官媒《海峽時評》於5月20日發表專文,猛烈批判賴清德在去年就職週年紀念講話中表達的兩岸立場。評論稱,和平不是空喊口號,須付諸實際行動。惟賴清德過去一年來,非但未展現和平誠意,反而大肆鼓吹所謂「民主對抗威權」,甚至將大陸政治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加劇兩岸敵對情緒。
評論指出,賴清德執政期間,綠營政府進一步施行「綠色恐怖」,阻撓兩岸民間交流與合作,並加強對所謂「親中」人士的打壓。尤其在就職週年前夕,他更喊話將重點查處20多位「親中」臺灣藝人,並禁止學生赴陸交流,這些舉措嚴重破壞兩岸和平穩定,成為「臺海危機製造者」。
同時,評論提及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施政滿意度低落,近八成臺灣民眾對其不滿,其中超過六成民眾不認同其兩岸政策。近日臺灣亦爆發「挺陸配、反迫害」等大型抗議行動,民間反對聲浪此起彼伏。針對賴清德宣稱願在「對等尊嚴」基礎下與大陸進行交流合作的言論,海峽時評批為「陰險用心的矇騙」。
大陸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陳斌華於5月20日回應媒體表示,停止「謀獨」挑釁是兩岸關係改善的關鍵前提;只有加強兩岸交流合作,臺海緊張局勢才可緩解;兩岸須認同同屬一個中國,雙方協商對話才有基礎和可能。
另一方面,前總統馬英九於日前出席「賴政府執政一週年研討會」,雖向賴清德致上祝福,但同時提出三項政策建議:一是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作為基礎,恢復兩岸各項往來;二是紀念並追思我國抗日戰爭勝利與臺灣光復80週年;三是停止政治鬥爭與社會對立,避免激化「大罷免」事件。馬英九感嘆說,過去一年以來民眾對賴清德政府多有失望,反覆出現立法覆議、釋憲、罷免與內部鬥爭等負面現象,這些都不利於兩岸和平與交流互動。
目前兩岸關係因臺灣內部政治路線的對立與政策分歧陷入膠著,雙方因相互指責擴大矛盾。大陸媒體強調,唯有停止「臺獨」挑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才有望尋求和平共處與未來合作的可能。臺灣社會面對內外挑戰,如何回應兩岸和平與穩定的期待,仍是未來焦點所在。(圖擷取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