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佩劉神父奉獻精神 林大洋捐畫 陳建仁見證】

記者王文裕/花蓮報導
劉一峰神父天涯若比鄰文化藝術基金會,今天(5/27)於玉里天主堂二手物流倉庫2館,舉行慈善畫展,透過畫家林大洋所捐贈畫作,看見這些底層做工人奮鬥不屈的生命韌性,也讓人看見劉神父57年來牧養教友及弱勢朋友的照顧拼圖。目前劉神父正在為這些弱勢朋友蓋一個能遮風擋雨的生活宿舍,名為「日出家園」,本次畫展借其「日出」由來,寓意浴火重生、燃起希望以及延續劉神父對台灣無私奉獻的愛。

身為天主教徒且獲封耶路撒冷聖墓騎士團騎士的行政院長陳建仁、花蓮教區黃兆明主教等多位重要貴賓出席這場藝術活動,上台與劉一峰神父共同完成神父的台灣照顧拼圖後,為畫展揭開序幕。本次畫展展出畫家林大洋為幫助劉神父照顧弱勢,慷慨捐贈之41幅畫作及37幅手稿,展出期間至7月2日止。

民國55年,當年才25歲的劉一峰神父,跨過半個地球,從法國聖多里奧農村抵達貧瘠的花蓮,這一待就是57個年頭。雖然玉里天主堂在遙遠的花東,但劉神父總說:「是天主用來自全台灣的愛心,支持他走過57個年頭。」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這份愛一點一滴的積累,神父在玉里所成就的是一片愛的汪洋。而這份愛仍在持續中,不止照顧這些弱勢志工,也深深流入每一個因緣際會來到玉里天主堂的人。

天主透過劉神父的眼光,看見被這個世界遺落的珍珠寶貝。充滿臭味的廢棄物,他看到的是可以再利用的價值。被社會忽視的弱勢族群,他用滿滿的愛去照顧他們;被社會主流冷落的邊緣人,他想到的是如何幫助他們看見自己的價值、讓他們站起來。活動由與會貴賓上台共同拼出神父多年來的照顧拼圖,最後由劉神父把象徵他正著手的夢想進行式–日出家園的拼圖拼上,十大事工、十全十美,完成劉一峰神父照顧台灣的最後一塊拼圖。

林大洋捐贈給劉一峰神父的畫作,年代介於1968-2017年。其作品中呈現的台灣歷史,包括:1980 到2003 年間原運問題、彩虹計劃等一連串原民抗爭,這些事件在當時給了林老師創作的力量。多年來,他走進礦區記錄礦工,也參與碼頭工人的生活,走入都市邊陲關心雛妓等弱勢族群,他透過畫筆顯影這些離鄉生活的底層工作者,為台灣社會進行了系列寫實記錄,從畫中人物的眼神、充滿張力的肌肉,讓觀畫者似乎可嗅到做工人的臭汗味,聽到對生命抗爭的喘息。

林大洋畫中那份原始的力量和感動,就像南美的革命鬥士切•格瓦拉,因為深愛這片土地及生活其中的人們,所以選擇走上革命一途。畫筆就是畫家革命的武器,林大洋相信現實的苦難,遠比他的畫作所呈現的要痛苦百倍,他只希望他的創作能喚起更多人對勞動者權益的關注。

在時間的河流中,誰沒有經過春來秋往的滌蕩?經歷日月交疊的輪轉?只是在歲月不經意的流轉之間,某些人或物就失去其應有的光彩。然而,我們始終相信,神造萬物各按其時而成為美好,我們期待用一個不同的眼光,帶來重生的盼望,讓大家藉著本次畫展看見這些美好。

林大洋一生的藝術作品,都是在詮釋都市邊緣奮鬥不屈的生命,在台灣這樣的藝術家更應該被了解及看見。而劉神父無私的生命燃燒,為台灣奉獻已近一甲子,仍心繫如何幫助這群社會弱勢族群的心願,無不令人動容與感動,期盼這場結合藝術活動的初衷,讓愛延續,讓愛發光,正是「恩典之洋 · 日出重生」的最佳闡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