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曽心芸/花蓮報導
花蓮光復鄉遭受馬太鞍堰塞湖潰壩致洪水重創侵襲,街道淤泥遍布、部落災後清理工作艱鉅。然而,在眾多志工與鄉親投入重建的身影之中,有一對特別令人感動的父子檔——現居宜蘭的太巴塱部落子弟張一凡,特地帶著就讀高一的兒子,一大早便趕返家鄉,投入馬太鞍部落與光復鄉市區街道的清理行列,展現濃厚的族人情誼與家鄉情懷。
張一凡表示,雖然平日工作繁忙、住得也不在本鄉,但家鄉的土地與族人始終在心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得知這次造成嚴重災情,他毫不猶豫地請假返鄉,並決定帶著兒子一起參與清理工作,希望讓孩子從小學會「飲水思源」與「共患難」的價值。他說:「這裡是我們的根,無論走得多遠,族人有難,我們都應該回來。」
清晨的馬太鞍部落,父子倆拿著鏟子、掃帚,與志工們一同搬運泥土、整理廢棄物,汗水濕透衣衫,臉上卻始終掛著堅定的笑容。對他們而言,這不僅是一次清理行動,更是一堂生命教育課程,也是對部落深厚感情的真實表達。
縣長徐榛蔚感動各界愛心,她並表示花蓮縣政府、光復鄉公所對張一凡父子的善舉表達感謝,是有這樣一份份無私的力量,才能讓災後重建的道路更有希望、讓族人之間的連結更加緊密。這份跨越距離的情感,展現了原鄉子弟對土地的深厚愛,也象徵著部落共同面對困境、不離不棄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