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心妤專訪/中華科技大學校長李禮仲

在「AI × 無人載具教育發展中心」正式揭牌、以及「台灣國際無人機競技發展協會」成立之際,《全民視頻》特別專訪中華科技大學校長李禮仲,談談這場結合教育、產業與國際趨勢的重要里程碑。

Q:校長,今天對中華科技大學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您怎麼看這場啟動與成立大會的意義?
李禮仲:確實,今天對我們而言是個重要時刻。我們在南港校區正式啟動「AI × 無人載具教育發展中心」,同時見證「台灣國際無人機競技發展協會」成立。這不只是學校的一個計畫,更是產官學研共同推動科技教育的一個新起點。

Q:為什麼會選擇在南港推動這個中心?
李禮仲:南港正快速轉型為台北的科技新重鎮,擁有完整的產業聚落與發展潛力。我們希望能在地深耕,與政府與產業攜手合作,讓AI與無人載具教育在這裡扎根,成為南港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

Q:AI與無人載具的未來應用,您怎麼看?
李禮仲:它們絕對是下一波產業革命的核心。不論是物流、農業、國防、救災、環境監測、交通運輸,甚至城市生活,AI搭配無人載具都能帶來翻轉性的改變。透過超級電腦算力與AI演算法,我們能開啟新的生活模式與產業機會,這也是我們積極投入的原因。

Q:學校如何在人才培育上做出特色?
李禮仲:中華科技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配合國家建設需求,培養專業技術人才。近年我們更聚焦三大方向:工程學院的AIoT、健康科技暨管理學院的智慧養生,以及航空學院的智能無人機應用。我們透過跨域整合,把研發與教育並進,讓學生與國際趨勢接軌。

Q:今天還有與協會與多方合作的簽署,能否談談?
李禮仲:這是一大亮點。我們和台灣國際無人機競技協會、台灣發展研究院、朋思富創投基金、台北語文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這代表我們形成跨界聯盟,共同推動研發、培訓、國際競技及產業應用。這不只是資源整合,更是台灣無人載具生態系邁向國際的重要一步。

Q:除了合作,學校也宣布了新的學程與基地計畫?
李禮仲:是的。我們將推出「AI無人載具專業學位學程」與「超級算力基地計畫」。這能讓學生直接接觸國際級技術,並透過專家交流、課程設計、語言與競技訓練,培養能整合AI與軟硬體應用的新世代專業人才,讓台灣在國際競爭中不缺席。

Q:未來學校還需要哪些支持?
李禮仲:科技教育要落地,光有理想不夠。還需要政策支持與資源挹注。我也希望交通部、教育部與數位發展部,能在政策指導、研究資源、試驗場域與人才計畫上持續協助。這樣台灣的AI與無人載具產業鏈才能形成完整生態系,快速成長,並和全球並駕齊驅。

Q:最後,您想給學生與社會大眾什麼訊息?
李禮仲:「啟動智慧未來,飛越無限可能」不只是口號,而是我們共同的使命。中華科技大學會以南港為基地,以台灣為舞台,把AI與無人載具的技術帶入產業,帶向世界。最終目標,是讓科技改善生活、提升社會安全與效率。

Back To Top